电话:027-85562360
来源:设计之都 武汉
【来源:武汉广播电视台】
△袁培煌(居中)和后辈建筑师讨论项目方案。
1992年春天,小平南巡,掀起了又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。“三天一层楼”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纪录,成了“深圳速度”的象征,袁培煌正是项目的主要设计人。
我们继续推出《致敬大师》系列专栏,集中报道这些设计大师的非凡事迹、学术成就,礼赞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追求卓越的匠心精神,以大师风韵涵养时代气质,激励广大青年设计师进步成长,共同书写英雄城市的无上荣光。
一流工程的背后必然有一流的设计师。武汉拥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数量达44人,居全国前列、中部第一,他们那些被历史铭刻的经典之作,都是我们精神上共同的仰望,栉风沐雨许国为民的身影,都是我们新征程上的前行路标。
袁培煌:做建筑师,是一生最有乐趣的事
向世界彰显创新“中国力量”
从事建筑创作之余,袁培煌致力于建筑教育工作,著书立说、诲人不倦,长期从事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命题、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编制、建筑标准设计编审、优秀建筑设计评审等社会和学术工作,为繁荣国家建筑事业、开拓荆楚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△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30周年纪念时袁培煌先生寄语(2012)。
《致敬大师》系列专栏编辑组
2022年7月10日,武汉晴川饭店落成38年的纪念日。25层,高89米的晴川饭店曾是武汉最高的楼、最好的酒店。
他的主要设计师叫袁培煌。“以长江为主轴作为城市的轴线,体现武汉特色,将来要拍摄中国内地的镜头,就是武汉主轴的镜头,这才是我们最理想的。”在袁培煌看来,对瞰黄鹤楼,比邻晴川阁,侧目长江大桥,这是建旅游饭店最好的地方。
年轮增长,时代更迭。新的建筑拔地而起,也注定会有很多老的建筑离我们远去。袁培煌,用他最擅长的方式,给我们留下了那些属于我们伟大祖国和这个伟大时代的国家记忆,也让他赢得了业界的尊重和敬仰。他的建筑,将作为城市变迁中的独特印记,继续见证着这纷繁变化的世界。
武汉因江而兴,屹立在江边的防洪纪念碑,铭记着1954年伟大的武汉人民与特大洪水殊死搏斗、守卫家园的辉煌历史。今天,这座历史的丰碑已成为武汉精神的图腾。而对于它的设计师袁培煌来说,这座丰碑,承载着他青春岁月里的闪耀光辉,承载着他对建筑设计事业的执着。
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强调实用的设计理念,年轻的袁培煌很快崭露头角,第一个设计项目青山百货大楼,在1957年首届全国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中获得优秀奖。
“在那个年代,深圳国贸大厦、晴川饭店等,都是难度非常大的建筑,能够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,除了袁大师的天分和扎实的技术,也充满着创新和突破的精神。”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李春舫说。
袁培煌回忆时透露:“实际上这是中国真正的高层建筑的开始,当时我们也没有什么资料参照,我们也没有做过,所以是在做的过程中摸索。”。这栋楼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建筑,就是因为它本身和改革开放一样,是摸着石头过河。这栋大楼并没有一次设计成型。边施工边修改设计,就连后来闻名全国的旋转餐厅,也是后来才加上去的。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
文章来源:《建筑师》 网址: http://www.jianzhushi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9/584.html